首页 > 苗木产品 > 植被

七彩云南 万物家园
发布时间: 2024-11-21 23:19:41 发布者: 植被

  万年前,一次大陆板块碰撞,造就了中国最长、最宽南北向山系——横断山脉。这些板块挤压出的褶皱,造就了云南米的立体海拔,同时跨越六大气候类型和七大气候带。紧凑而丰富的地理样貌和气候类型,让云南成为中国境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成就了“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截至2023年,云南共划建自然保护地333处,总面积546.37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4.26%,有效保护了全省重要ECO、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最精华的自然遗产,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香格里拉、亚洲象、高黎贡山、哀牢山等4处国家公园候选区被列入全国规划布局,数量位居全国第三。西双版纳和昆明国家植物园纳入我国国家植物园总体布局。云南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42种、陆生野生动物386种,分别占全国的48.01%、56.27%,综合保护率为84.91%。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灭绝威胁。彩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多处湿地被发现,莼菜、野菱、海菜花等重点保护植物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在这个盛夏,记者从海拔3900米的香格里拉碧塔海开始,顺着山脉到白马雪山找寻滇金丝猴的足迹,之后一路俯冲来到亚洲象的家园西双版纳,最后走进拥有万种植物的热带雨林,探寻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秘密。

  走进7月的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仿佛进入梦中的世外桃源。高山湖泊、雪山草甸、原始森林层层叠叠,藏族风情、佛教文化在这里并存交融,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相得益彰。这就是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世人向往的和谐、圣洁、美丽的“香格里拉”。

  从高处眺望,碧塔海如同一颗璀璨的碧绿宝石镶嵌在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的群山之间。碧蓝澄澈湖水四周被周围海拔多在3700-3900米之间的青山环抱,远处雪山巍峨,白云缭绕。在这里,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川雪山同框,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

  大约一亿八千万年前,滇西北高原处于古地中海的深海槽中,通过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板块相撞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地壳运动还形成了许多低于高原面的负向地貌形态——山间盆地和山间湖盆,碧塔海便是这样形成的。

  3074米的海拔高差造就了这样独特的景观。分异显著的垂直气候带,孕育了从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到高山流石滩疏生草甸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自下而上分布13个植被亚型。

  这里保存着全球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寒温性针叶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以横断山区特有种丽江云杉、长苞冷杉和中国特有种油麦吊云杉以及大果红杉等为典型代表,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以黄背栎、帽斗栎和川滇高山栎为优势种,形成我国西南部亚高山山地垂直带上的特有类型。

  这里是物种避难所和扩散地,横断山脉特有种、狭域种和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以及温带高山植物的分化中心,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正是这样ECO类型丰富多样,在较小空间内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川雪山”复合生态系统。

  这里还分布着第四纪冰川以来历次冰川活动的遗迹,完整保存着玉龙冰期、干海子冰期、丽江冰期和大理冰期等四次冰川活动的沉积记录和古冰川地貌遗迹。数量众多且结构清晰的角峰刃脊、冰川U谷、冰碛台地、冰蚀湖泊等地质遗迹,完整呈现出古冰川和现代冰川的活动轨迹,是全球第四纪冰川珍稀遗迹集中展示地。

  2015年至今,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保护成效不断凸显,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能力持续提升。高山及亚高山寒温性原始针叶林、沼泽化草甸湿地等主要ECO发生了正向演替,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一直在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慢慢地提高,主要保护物种维持稳定,黑颈鹤种群数量有所增加。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自然ECO的严格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之上,适度地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让公众能够更多地享受到生态的福利,体现我们的祖国公园的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负责人金瑛说。

  截至目前,拟创建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总面积1477.13平方公里,位于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中的喜马拉雅山地、印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三大热点汇集区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级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的展示价值。

  近日,正值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内野生睡莲的花期。这里平均海拔3600米的属都湖是云南海拔最高的野生睡莲分布地。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坐小船缓缓地靠近生长着睡莲的这片浮叶植物区,只见两株直径10厘米上下的睡莲叶片错落有致地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波晃动,直径5厘米左右的花朵从圆形的叶片缝隙中间露出来,有4瓣绿黄色的花萼,边缘有微红色,8至10余片白色的花瓣,雄蕊多数带黄色。

  “2023年,我们在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做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时候,在这里首次发现野生睡莲。”迪庆州林草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俊向记者介绍。睡莲产于云南洱源茈碧湖,故又名“茈碧莲”,在国内广泛分布,属于亚洲-北美间断分布物种,但是在迪庆高原海拔3600米的湖泊中实属罕见。

  谈到生物多样性,金瑛如数家珍:“我们的祖国公园创建区内有油麦吊云杉、中甸叶须鱼等特有野生动植物1059种,是高原特有鱼类——中甸叶须鱼的全球唯一分布地;有须弥红豆杉、黑颈鹤等旗舰种7种,是马先蒿属、报春花属等温带高山植物的分化和分布中心。”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原湿地生态给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碧塔海西线的岗擦坝草甸,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田斌正在带领科研人员们采集植物DNA样品。

  “湿地是最好地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ECO,我们有20余名同事长期在这个区域开展科研工作,主要是在做湿地ECO多功能性和极端环境下植物适应性的研究。我们会取一些植物、土壤和水的样品进行监测,来验证经过多年的保护后,生态系统的改善情况,以及未来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下,湿地植被怎么样应对。”田斌说。

  据田斌团队介绍,经过多年的保护的方法,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碧塔海为代表的地区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上升。

  据了解,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是开展云南省及其他高原省份湿地研究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该中心于2007年10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依托西南林业大学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围绕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基础理论、高原湿地资源利用、高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动态监测与价值评估研究四个方向开展高水平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该中心在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围绕中甸叶须鱼,开展了栖息地保护、种群监测与评估、繁育技术探讨研究以及公众教育等相关工作,揭示了中甸叶须鱼受威胁程度以及与其他鱼类的竞争与进化关系,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关于中甸叶须鱼保护的政策性建议。围绕碧塔海沼泽湿地及沼泽化草甸典型ECO,基于样方调查法,系统开展了关于植物群落调查及群落构建机制的相关研究,提出基于植物群落数量双向指示种分类方法在高原湿地ECO研究中的适应性。围绕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土壤碳汇过程,建立了植物凋落物分解标准化实验样地,模拟开展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背景下的植物养分周转及释放动态研究,揭示了“高寒冷湿”特殊环境下典型湿地-森林ECO物质循环的生态学过程及驱动因素。

  未来,该中心将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对湿地保护的要求,站在湿地科学发展前沿,着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平台和人才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围绕湿地植物多样性、“土壤-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湿地土壤碳汇过程以及高原湿地特有物种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以试验模拟和试验示范技术综合集成为手段,开展受损高原湿地ECO水环境修复、植被修复、汇水区生态系统修复等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从技术层面为云南省,特别是高原典型湿地——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照与技术支撑。

  与国外国家公园建立之初大多是无人区的特点不同,中国人口众多,自然保护地内大多有人口分布,更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国家林草局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不断探索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模式,积极稳妥调处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类矛盾冲突,将园区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对接,鼓励支持发展替代产业,推动社区居民生产生活转型,通过参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生态旅游服务等活动得到实惠、改善生活,慢慢地加强社区居民以及周边社区群众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归属感。

  洛茸村是一个坐落在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内的原生态藏族村落。藏语中“洛茸”的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见成群的牦牛在草甸上悠闲漫步,一栋栋外观精美的藏式楼房分布在山坡上。

  “随着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游客的增多,村民们依靠当地旅游发展,日子越过越好了。”洛茸村居民益西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洛茸村,在国家公园创建区内做环卫工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之前我们这个村,交通堵塞,也没手机信号,跟我同龄的村民们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在益西看来,当地旅游的发展不仅让村民的收入增加了,还带动了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国家公园创建以后,首先支持我们的孩子。我们村考上中专、高中的孩子能够获得2000元补贴,大专2500元,本科5000元的补贴。”有了教育补助以后,洛茸村慢慢的变多的孩子读完高中,甚至考上大学。

  香格里拉国家公园自创建以来,利用社区入股、安置就业和教育资助等措施,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培养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社区居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社区服务站,除参与就业、销售土特产外,每年还可获得固定分红。

  据益西介绍,目前洛茸村每年可领取到户均1万元、人均5000元的生态反哺资金。村民享受到了当地生态补偿资金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通过旅游反哺、教育反哺和就业帮助,洛茸村村民享受到了生态红利,思想也逐渐转变为“养山富山”。

  如今,洛茸村将生态保护写入“村规民约”,例如自建房不足30年不得新建,不得滥砍滥伐、不得狩猎等。村民们尝试使用液化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代替传统烧柴取暖烹饪,主动参与公园生态保护,自发组织护林,排除火灾安全风险隐患等。曾经的伐木人、猎人,变成了森林的守护者。

  在这些措施的背后,我们正真看到了文明和进步,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和希望。

  2015年至今,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创建区内居民参与到生态管护、巡护监测、环境治理和科普宣教等工作,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生动实践了“两山”理论,国家公园创建区内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6661元。

  盛夏时节,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片区山林间,几只长着朋克头、朝天鼻、大红唇,还有一双黝黑深邃眼睛的滇金丝猴正在林间嬉戏。它们捧着松萝、植物嫩叶等美食大快朵颐。这是一幅生动和谐的美好画卷。

  这些被誉为“雪山精灵”的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作为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仅分布在西藏和云南交界处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约7000平方千米的高海拔原始森林中,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旗舰标志,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

  上世纪60年代,滇金丝猴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3年开始,云南省在滇金丝猴分布区相继建立了白马雪山、云龙天池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兰坪云岭、丽江老君山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78000多公顷,基本覆盖滇金丝猴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近年来,又将保护地外的990.66公顷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为滇金丝猴种群的恢复壮大创造良好条件。

  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国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云南省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已增长到3300多只。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响古箐展示猴群是全国唯一能够近距离观察的野生滇金丝猴群,为科学研究、科普展示提供了重要平台。

  “这个展示猴群是我们2008年5月开始从野外分群招引下山来的,当时依据环境承载力保留了70只。这70只滇金丝猴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出生了150余只猴子小宝宝。”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赖建东说。

  据赖建东介绍,通过展示猴群,可以让救助站的研究人员近距离地观察滇金丝猴的一些行为,每天对它们进行健康的监测,同时着重关注小婴猴的健康成长状况。展示猴群也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滇金丝猴的故事,加入到保护它们的队伍中。

  野生动物救护站作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其职能职责最重要的包含响古箐滇金丝猴展示群日常管养、伤病野生动物救护救治、滇金丝猴科学研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防治、维持滇金丝猴生态旅游秩序、响古箐社区共管、接待调研考察交流团队等。经多年发展,在野生动物救护救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维持地区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较大贡献。

  白马雪山保护区总面积282106公顷,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的中心,海拔5千米以上的雪峰就有27座。这里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超过3400米,植被垂直分布极为明显,有全国最完整的植物带谱。这里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

  “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滇金丝猴保护区。”赖建东说。据统计,保护区建立初期,有8个滇金丝猴种群1200余只。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了滇金丝猴的乐园。目前,这里的滇金丝猴数量已达到2700余只,占全国总数的65%以上。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雪山精灵”,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从建立护猴队、安装高分辨率探头进行实时监测,到利用红外相机、无人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种群动态监测,保护区在保护滇金丝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同时,随着社区保护、自然教育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让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加入到保护滇金丝猴的行列中来。

  保护区还通过生态修复和栖息地廊道建设等措施,为滇金丝猴创造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在护猴员和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一些原本生活在高海拔区域的滇金丝猴种群被成功引导至低海拔区域生活,不仅降低了它们的生存风险,也促进了种群之间的交流与繁衍。

  除了滇金丝猴数量的增长外,通过对滇金丝猴的保护,保护区内形成了对它们生存环境内大部分伴生动植物的系统保护。目前,保护区内共记录有哺乳动物10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鸟类37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级别鸟类有55种;植物2343种,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6种。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中国现存面积最大地球上分布最北的热带雨林,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亚洲象的家园。

  2021年野生亚洲象北移南归事件,让亚洲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4个月,1300公里,“短鼻家族”从“任性出走”到“迷途知返”,构成了一幅人象惺惺相惜、和谐相处的动人画卷。

  野生亚洲象是云南生物多样保护的旗舰物种和明星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物种,被国家列入“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物种,是亚洲体型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分布范围逐步扩大,保护成效日趋明显。30年间,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多头。分布区由20世纪90年代的2个州市、3个县区、14个乡镇,扩大到2020年3个州市、11个县市区、61个乡镇。

  随着生态环境趋好,野生亚洲象种群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增长。它们需要更大更适宜的“家”,与人类的交集也就越来越多。

  如此庞然大物,经过的地方经常会遭到破坏,特别是人类种植的玉米、水稻等庄稼能给它们提供更多的食物,也给“人象和谐共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景洪市大渡岗乡大荒坝村是亚洲象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在野外遇到象群,不要围观,要尽快撤离。”作为一名亚洲象监测员,景洪市林草局亚洲象监测员彭金福和他的团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促使人象和谐。

  “以前我们监测亚洲象,就用脚、眼睛、鼻子和耳朵。现在融入了无人机和红外相机等科学技术手段,并通过微信群、红外相机智能喇叭、亚洲象预警App等媒介及时来更新发布亚洲象活动信息,加强对亚洲象的巡护和预警监测。人象冲突事件基本上很少发生了。”彭金福说。

  在距离大荒坝村不远的勐满村的莲花塘区域,亚洲象监测员郑璇和他带领的云南亚洲象专业监测队正在临时帐篷内利用无人机观测野生亚洲象“然然家族”的动态。

  “‘然然家族’共有31头野生亚洲象,我们的无人机正在跟踪它们的行进路径。如果野生亚洲象靠近村庄活动,就及时通过手机app等途径向村民发送预警信息,提示村民规避风险,避免人象遭遇。”郑璇说。这支专业的队伍就是曾经守护“短鼻家族”北上南归的“护象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无人机观测等“人防+技防”方式,人随象走,保护当地村民和野生亚洲象的安全。

  针对野生亚洲象给村民带来的财产损失,西双版纳州自2010年起开展亚洲象保险试点,引入商业保险机制。2011年由单一的亚洲象扩展到全部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2016年7月2日第一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时,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写入法律第十九条:“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是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由政府出资为州内群众购买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补偿由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保障群众利益。

  多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做好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降低群众财产损失,提高群众保护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缓解冲突。截至目前已投入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资金2.25亿元,补偿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2.15亿元。其中:补偿亚洲象造成的损失1.88亿元。

  2021—2023年期间,西双版纳州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共投入投保资金8479万元,补偿野生动物肇事案件3.74万起,补偿金额达6879万元。通过逐年提高保费投入,提高补偿标准,如:2022年将玉米由600元/亩提高至1017元/亩、稻谷由900元/亩提高至1538元/亩、甘蔗由1100元/亩提高至1827元/亩;2023年将古茶树单独列为补偿作物,并将土豆由600元/亩提高至700元/亩、香椿由400元/亩提高至500元/亩、豆类由600元/亩提高至1000元/亩、香瓜等由700元/亩提高至1000元/亩。

  据了解,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2023年完成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年度投保9255万元,赔偿限额超过35680万元,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生计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

  目前,云南正在积极地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亚洲象国家公园将以热带雨林和亚洲象为主要保护对象,科学规划生态区域,实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科学规划亚洲象栖息空间,给亚洲象稳定的栖息地和食物源保障,推进亚洲象种群及其分布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众所周知,云南是动植物的王国,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像这个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眼下正值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区内众多奇异的植物让人大开眼界。

  在水生植物区,花色洁白的齿叶睡莲、浅红色的红宝石睡莲等八十余种睡莲和五十余种荷花花开正艳,一派夏日风情。

  如果说哪种植物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一张名片,那王莲一定在候选名单中。引种自热带美洲亚马孙流域的王莲,叶片直径能够达到2米以上。王莲的叶片表面十分光滑,边缘微微翘起,形状酷似一个巨大的绿色盘子。王莲拥有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可以承重六七十千克。一个小孩安稳地坐在上面,叶片依旧平静地漂浮在水面。巨大的浮力是其他水生植物不能够比拟的。王莲被冠以王者之名,得益于其各方面的生态特征:王莲的叶向水部位具利刺,能自保、鱼虾不得近之;叶柄长、具韧性,一株王莲就可占据大面积水域而叶间不相互倾轧,水深水浅,游刃有余;花三日三色,讲规矩而不呆板。单花径达25~35cm,花瓣多至70片,产籽丰富达700粒。

  据了解,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王莲从1963年开始引种(为国内最早引种栽培王莲的植物园之一),一直以露地栽培为主,从当初仅在1974年兴建的办公楼前的水池里栽培,到如今园中较为大型的水域之中均可见其身影,得益于成熟的繁育技术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王莲已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成功落户安家并日益壮大。

  中国有句古话,叫“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榕树园里,有一棵参天大树,枝叶繁茂,冠如华盖,遮天蔽日。它的根,不是深埋地下,而是在空中肆意生长,形成了“独树成林”的奇特景观。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讲解员依香甩和记者说,独树成林和绞杀现象是相伴相生的,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独特的生存法则。“热带雨林中植物之间相互竞争很激烈,榕树很容易长出气生根,这些气生根早期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营养生长,深入土壤后,气生根生长迅速,长成支柱根,少的数十根,多的数百根,远观就像一座森林,我们就比喻为独树成林。”依香甩说。

  全世界有800多种榕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榕树又称无花果,其不但包含人类最早驯化的水果之一,同时还是热带雨林的关键类群,支撑了上千种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以及更丰富的无脊椎动物。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榕树,于1994年建立榕树园,园区面积45亩,目前已保存榕树共126种(包括变种及品种),是我国保存榕树种类最多的专类园。园内的高榕、垂叶榕、菩提树、钝叶榕、木瓜榕等已形成独树成林、绞杀、树包塔、树包石等热带植物景观。榕树与榕小蜂协同进化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奇花异卉园,闻歌起舞的跳舞草、使酸变甜的神秘果、五彩缤纷叶形各异的洒金榕、形似乌龟可为药用的山乌龟,以及赫蕉、叶子花、佛肚树、菠萝蜜和日本瓜等吸引着来园参观公众的目光。300多种各类观赏植物,争奇斗艳,使人陶醉,流连忘返。这些多彩的奇花异卉,让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个神奇的植物世界令人着迷。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9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肩负着“科学研究、种质保存、科普教育”三位一体使命的它,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之一。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座热带植物的大本营,也是首批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公众来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除了在白天游园之外,还能参加夜游植物园活动,有机会体验到动植物在夜晚的独特魅力。

  有别于城市公园的“灯光秀”式人造景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夜游,只有带队老师手中的小手电,能作为观察时的光源。

  夜游植物园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自2008年开始策划的科普研学特色活动,又被称为“乌兰魅影”。“乌兰”是一个古老的傣语词汇,意为世间万物,随着白天的溽热渐渐退去,大自然夜晚的生机逐渐呈现在每一位游客面前。

  高级研学指导师王丽兰向记者介绍:“夜游主要是开发人体的‘五感’,让每个感官去感知自然,用眼睛去看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与繁星,用耳朵去聆听青蛙、昆虫、猫头鹰、大壁虎、纺织娘等大自然的声音,用手去摸植物和偶遇的竹节虫等各种夜行动物和昆虫,体会大自然在黑夜之中的独特生命力。”

  刚进入一片漆黑的植物园,王丽兰就拿手电筒照亮了一只昆虫,并拿到了手上,向我们讲述解答着它的特点。“这只虫子不是蜈蚣,因为蜈蚣咬人会比毒蛇咬人还疼,是一定不可以拿在手里的。这只是马陆,俗称千足虫。你们可以观察,马陆每个体节上有两对足、四条腿,数一数它身体的长度再乘以4,就能算出它有多少条腿了。你们可以来摸一摸,它是硬的还是软的。”

  “听,这就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虫子音乐会’。看树上面,叶子后面有一只睡觉的小鸟,我们走路轻一点,不要吵到它。右边天空中,闪闪发光的是萤火虫,萤火虫闪光是为了求偶,一个地方有萤火虫,说明这里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它是判断生态环境好坏的一个指标性物种。”这些在夜晚感觉到的动植物,让人感受领略到大自然的独特生命力。

  在夜游的过程中,王丽兰有句口头禅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大自然不接受点餐。”在真正的自然环境中,有些物种不是想看到就能遇到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给了参与者一个别具特色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尝试把环境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而实现寓教于游。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进行的研学讲解活动已超越2万场,每晚都进行近百场夜游植物园活动。一款款特色的自然研学活动首先得益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优异的生态环境,也得益于研学指导师们专业的解说,更得益于植物园深厚的科研成果。“今后,我们植物园会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把前沿科学科普化,做成更多的具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特色的研学活动”王丽兰说。

  近年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立足中国热带,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以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有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样本”。

  2019年1月6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邀请国内外植物园领域9位专家开展国际同行评估。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一个独特且具有雄心壮志的机构、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尤其是作为一个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着非常明显优势,因为世界上大部分植物园都处在温带地区,就占地面积、质量、产出与影响力而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毋庸置疑是世界上最好的热带植物园之一。”

  2023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被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候选园行列。作为一个候选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希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做什么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研究员杨永平表示,西双版纳国家植物园的核心价值是立足我国热带地区,面向全球热带区域重点收集保存我国热带地区和干热河谷野生植物,全覆盖收集中南半岛和亚洲热带地区的植物种质资源。

  “当成为西双版纳国家植物园,保护研究中国热带植物就应该变成我们的主责主业,特别是我们的祖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要挑国家最迫切、最需要的植物进行研究。”杨永平说。

  据了解,依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在保持现有管理体制不变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云南省人民政府建立共建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西双版纳热带国家植物园设立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重大事项,高位推动、共同有序推进了西双版纳热带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

  7月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已通过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符合性认定评估,设立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评估专家组认为,作为全国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之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国家代表性、科学系统性和社会公益性等方面均达到国家植物园设立条件。

  “把自己的园子做得漂亮不算本事。有本事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有点贡献,才是植物园应该做的事。当变成一个‘国家队’的时候,必须在承担国家使命中有所作为。”杨永平表示,未来的西双版纳国家植物园,要秉承生态重建与保护相融合的系统建园理念,全方面开展中国热带珍稀濒危植物有效保护,引领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成热带最优、世界一流的保护型研究型植物园。

上一篇:植物在高原怎么成长?(把天然讲给你听) 下一篇:古北悦公馆(2024年古北悦公馆)官方网站-楼盘详情-上海房天下